5月25日,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舉突破6.4元,創下2018年6月以來新高,市場對匯率話題的關注討論再添一把火。
業內人士分析,除美元貶值因素外,近期人民幣匯率升值得到了經濟穩定恢復、貿易盈余高企和跨境資本流入的支持,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,也是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的體現。人民幣匯率短期可能進一步走高,但不會改變雙向波動的總體運行格局。
作為一個“整數關口”,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破6.4元,不僅是匯率重回“6.3時代”的宣告,更是階段性強勢特征的體現。
今年以來,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四度向6.4元關口發起挑戰。第一、二次發生在年初。2021年開年,離岸人民幣匯率連續兩日大幅升值,一度逼近6.41元,此后轉為盤整;2月,離岸人民幣匯率升值卷土重來,彼時最高至6.4011元,險些實現突破,但隨即陷入一輪持續一個半月的貶值。第三次則是在本月上旬,憑借5月6日、7日的連續升值,離岸人民幣匯率一舉收復此前“失地”,但還是在6.4元關口前折返。第四次正是眼下在上演的,從5月24日開始,離岸人民幣匯率升值再次提速,突破6.4元不過是“臨門一腳”。
據統計,相比4月初低點,最近不到兩個月時間,離岸人民幣匯率升值超過1800點,幅度接近3%。
對于25日離岸人民幣匯率升破6.4元,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分析,主要受兩方面因素驅動:一是美元指數午后一度快速下行至89.5附近,促使人民幣被動升值;二是中國資本市場表現較好,股匯聯動下跨境資金加快涌入,刺激人民幣匯率走強。
在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看來,美元指數走弱是主要原因。此外,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,我國經濟穩步回升、外貿盈余較大、資本項目繼續流入,均支持人民幣匯率有較好表現。
二維碼